主動鏈輪與從動鏈輪比例是指主動鏈輪與從動鏈輪之間的嚙合位置,在一般情況下,主動鏈輪與從動鏈輪的嚙合位置是等距的,只有在特殊情況下才會出現不等距的嚙合位置。主動鏈輪與從動鏈輪的比例是決定主動鏈輪齒與從動鏈輪齒之間嚙合位置的重要參數,在保證傳動可靠、傳遞扭矩大的前提下,須要使主動鏈輪與從動鏈輪之間的嚙合位置達到一定的比例關系,在實際生產過程中,經常會遇到主動鏈輪齒與從動鏈輪齒之間嚙合位置不是等距的,也就是出現了不等距的嚙合情況。對于這種情況,通常會采用兩種方法來解決:一種是加大主動鏈輪齒數,另一種就是增加從動鏈輪齒數。
加大主動鏈輪齒數
在鏈條的生產過程中,由于各種原因,鏈條會出現磨損的現象,如果在磨損后,再繼續使用相同型號的鏈條進行傳動的話,這樣會使鏈條出現斷鏈的情況,從而使得鏈條出現嚴重損壞,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可以考慮增加主動鏈輪的數量,來達到相同的嚙合效果。但這種方法會導致主動鏈輪數量過多,增加了生產成本。

增加從動鏈輪齒數
增加從動鏈輪齒數也是一種比較常用的方法,它的原理是通過調整主動鏈輪與從動鏈輪齒數的比例,來改變嚙合位置。通過調整主動鏈輪與從動鏈輪齒數的比例,來達到嚙合位置不等距的效果。這種方法比較簡單,調整起來也比較容易,但是在實際生產中,這種方法的應用還是比較少。
合理的分配主動鏈輪和從動鏈輪的工作載荷
主動鏈輪和從動鏈輪的工作載荷是不一樣的,在實際生產過程中,要根據具體情況合理的分配主動鏈輪和從動鏈輪的工作載荷,主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1、鏈條的轉速及平均速度
2、鏈條的拉力
3、主動鏈輪和從動鏈輪輪齒間的嚙合力矩

保證主動鏈輪和從動鏈輪的質量
主動鏈輪與從動鏈輪之間的嚙合位置與主動鏈輪和從動鏈輪間的質量有很大關系,質量越好,嚙合位置越接近等距,否則,在使用過程中會出現主動鏈輪和從動鏈輪間的嚙合位置偏離等距現象。因此,在生產過程中須保證主動鏈輪和從動鏈輪間的質量滿足使用要求。因此,在實際生產過程中,為了能夠保證主動鏈輪與從動鏈輪間的嚙合位置接近等距,需要對其進行熱處理和表面處理。

保證合適的鏈速
鏈速是指主動鏈輪和從動鏈輪嚙合時的平均速度,對于一個機械系統來說,鏈速越快,傳動效率越高。當主動鏈輪和從動鏈輪的平均速度相差太大時,由于傳動不平穩,容易出現打滑現象,從而造成系統的沖擊振動和噪聲。因此,在選擇主動鏈輪與從動鏈輪的嚙合速度時,應根據實際情況來確定。通常情況下,機械系統在高速運轉時,由于產生沖擊振動和噪聲,所以在選擇主動鏈輪與從動鏈輪的嚙合速度時應考慮到這一因素。
一般情況下,鏈速應控制在100~400 mm/s范圍內;對于大型機械傳動系統來說,鏈速一般控制在300~800 mm/s范圍內。

通過以上內容的介紹,相信大家對于主動鏈輪與從動鏈輪之間嚙合位置的問題已經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和認識了,希望大家都能夠對這個問題有一個清晰的認識,以便更好地解決這個問題。